這句話「在別人貪婪時恐懼,在別人恐懼時貪婪」是股神沃倫·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的名言之一,也是他投資哲學的核心之一。它聽起來像是一句簡單的警語,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市場洞察與人性理解。
市場情緒 vs. 投資理性
- 貪婪時恐懼:當市場一片樂觀、人人搶進、股價飆漲時,往往是泡沫累積的時刻。這時候理性投資者應該保持警惕,避免追高。
- 恐懼時貪婪:當市場恐慌、股價暴跌、大家急著賣出時,反而可能是撿便宜的好時機。因為恐懼往往讓資產價格低於其真實價值。
這句話的精髓在於:逆勢思考,反人性操作。大多數人會在市場熱絡時跟風,在市場低迷時逃避,但真正成功的投資者卻是反其道而行。
為什麼這麼難做到?
- 人性使然:我們天生容易受到群體影響,看到別人賺錢就想跟進,看到別人恐慌就想逃跑。
- 需要深度判斷力:要做到「恐懼時貪婪」,你必須對資產的價值有深刻理解,而不是盲目撿便宜。
- 心理韌性:在市場崩跌時敢於進場,需要極大的勇氣與耐心。
真實案例: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
1988年美股大跌時,巴菲特逆勢投入近6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股票。十年後,這筆投資市值超過130億美元。這就是「恐懼時貪婪」的經典實踐。
這句話不只是投資金句,更是一種思維訓練。它提醒我們:真正的機會,往往藏在別人不敢看的地方。
留言
張貼留言